你家孩子看到食物總是興致缺缺嗎?還是你家寶寶只偏好甜食等高熱量食物?據說寶寶的味覺在胎兒時期漸成形,受到媽咪懷孕的飲食變化,日後也會影響寶寶的口味,更有此一說,寶寶甫出生後沒多久,對於味道開始有自己的喜好與記憶。而從小培養寶寶的口味,日後真的能讓他不偏食也不挑食!?是否如次,聰明家長又該如何做?請看本期寶寶味覺養成完整企畫。
胎兒時期的味覺影響
寶寶的味覺喜好的確在胎兒時期就已逐漸成形,研究指出,約在母體懷孕16週前後,胎兒的舌頭開始發展味蕾,對味道有反應,味覺甚至比大人更為靈敏,尤其對甜味的喜好更勝於其他味道。特別是媽咪在妊娠第20週前後是胎兒感覺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,受到神經系統的快速發育,諸如味覺、嗅覺、視覺、聽覺等會在腦部的特定部位逐漸發展,胎兒也就能夠區分出甜味、苦味或是其他味道了。
如何了解胎兒時期的味覺養成,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胎兒與羊水;羊水與母體的關係。胎兒除了透過臍帶吸收來自於母體的氧氣和養分外,也會從羊水獲取適當的營養來源。羊水的成分,除了水份,也還包含了少量的荷爾蒙、蛋白質和其他養分;羊水的功能,除了作為胎兒的安全防護、也讓產科醫師了解胎兒生理狀況外,而胎兒藉由吸吐羊水的過程中,也有助於肺功能的成熟,胎兒會不斷的練習吸吮和吞嚥,吞入羊水、也同時排出尿液藉以維持羊水的量,在吞、吐的過程中,味蕾便在此過程中逐漸發展。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指出,研究顯示若是女性在懷孕期間喜歡某一類的食物,在羊水中可能會參雜有這纇食物的味道,部份研究也指出,羊水若是甜的則會增加胎兒吞嚥的動作,反之,對其他味道像是酸苦鹹,則可能會減少吞嚥或出現厭惡的表情喔!也就是說胎兒在媽咪的肚子中,已經能夠對某些味道產生反應了。
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鈺珊進一步表示,有研究指出孕媽咪在妊娠第三期的飲食,將從媽媽的飲食再到羊水中影響寶寶的味覺,孕媽咪在妊娠第三期偏好的食物口味,也有可能是寶寶日後偏好的口味喔!所以,孕媽咪們一口口吃下肚的食物,不僅是胎兒的重要養份來源,同時也是寶寶味覺的前導車呢!
邱志宇醫師和林鈺珊營養師進一步提醒孕媽咪,有研究指出如果女性應在懷孕第三期攝取多樣化的蔬果,胎兒在母體時能夠經由羊水體驗不同的風味,在寶寶出生四至六個月後,嘗試接觸副食品開始,對於味道的接受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。
正確養成寶寶味覺習慣的第一步,就是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要挑食。
害喜媽咪,寶寶吸收不到營養?
或許有人發出疑問,部分媽咪在懷孕初期的害喜過程中,口味容易發生改變,憂慮胎兒會不會因為孕媽咪孕吐過於嚴重而吸收不到該有的營養,也擔心吃進去的食物會不會也跟著影響寶寶?其實胎兒在發育初期,吸收的營養都是母體本身已儲存的養分(主要經由卵黃囊吸收),直到有了臍帶輸送養份之後,胎兒才會漸漸吸收母體提供的營養來源。孕媽咪們只要維持正常的飲食,害喜的狀況通常會慢慢獲得改善。然而,懷孕前三個月要特別注意是否會不小心吃進有害物質或是藥物,反而容易造成胎兒的畸形。
哺乳期的味覺習慣
喝母乳的寶寶
因為胎兒已經習慣來自於媽媽的飲食味道,日後等到寶寶出生後,對於母乳的味道也就不那麼陌生,反之,媽咪在生產後若是突然改變飲食習慣,可能也會讓寶寶對味道陌生了起來。所以邱志宇醫師建議正確養成寶寶味覺習慣的第一步,就是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要挑食,且攝取多樣化的蔬果。
既然媽媽的飲食都能透過羊水影響貝比的味覺,親餵母乳的產後媽咪,哺乳期間的飲食習慣和攝取的食物風味,同樣也會影響寶寶日後對於味道的記憶。林鈺珊營養師表示,媽咪在進食完後的一個小時之內哺餵母乳,這時侯的乳汁味道和媽媽不久前的飲食狀況味道最為相近,隨著時間的拉長,味道漸漸地會變淡,但仍是會透過乳汁給寶寶吸吮。
聽說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減少日後挑食的機會?對此,林鈺珊營養師認為,前提是建立在媽媽的飲食習慣上,建議媽咪在哺乳期間,攝取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、讓飲食多元且變化度大,才得以藉由乳汁讓小貝比體驗和習慣不同的味道,日後確實可以減少寶寶挑食的機會發生。
離乳期的味覺改變
寶寶開始進入副食品的階段約在出生後的四至六個月之後,這時候寶寶對味道也會特別的敏感。邱志宇醫師表示,寶寶隨著神經和味蕾的發展,約在出生四、五個月後對於鹹味和各種味道開始感到特別敏感,將隨著月齡的增加敏感性也跟著提高,但約一歲後將隨著年齡的增長,味覺敏感度則會慢慢的降低,與一般大人的敏感度差不多。
國外的研究曾顯示,假使讓嬰兒前6個月餵有添加鹽分的澱粉類食物,儘管只有些微的量,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終身偏好鹹的食物,也對健康產生風險。所以進入副食品後,究竟照顧者該怎麼讓寶寶吃對食物?而寶寶對哪類味道特別喜歡?照顧者又該如何注意味道中潛藏的風險?在在都會影響寶寶的味覺喜好和飲食習慣的重要關鍵!
約在出生四、五個月後對於鹹味和各種味道開始感到特別敏感。
人類天生就愛甜食
林鈺珊營養師指出,孩子先天上對於甘甜味的確會比較喜歡。其實不只是孩子,對甜味的接受度幾乎是人類共通的喜好,林鈺珊營養師進一步解釋:「主要是因為甜的東西會讓人直接聯想到熱量高的東西,而小寶寶本身對於熱量的需求非常的大,每公斤的體重約需要100大卡熱量的食物,而甜味的食物也通常擁有高密度的熱量。很明顯的,苦味則是貝比先天上不喜歡的味道,這是人類自我保護機制的啓動,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具有苦味,為了避免自己中毒,寶寶也就不那麼喜歡了(但也與基因相關,有些家族所含基因就是對苦味特別的敏感)。」
雖然寶寶擁有人類先天性嗜甘甜趨苦味的能力,嬰兒時期(尤其是前6個月)的味覺可塑性卻很大,並不會因為他先天的口味喜好,而難以改變味蕾對各種食物風味的接受度,飲食口味的養成的確可經由學習培養,不過若是一味讓孩子嗜吃甜食或是重鹹的食物,日後的確會讓寶寶的飲食態度受到影響,他可能會只喜歡吃某種味道的食物,進一步引起對健康的風險,如何養成不挑食的孩子,嬰幼兒階段便是重要的關鍵期。
孩子先天上對於甘甜味的確會比較喜歡。
人工甜味要注意
甜味的來源有來自於天然食物的風味和人工糖的攝取,林鈺珊營養師說明,若是常讓寶寶攝取含有人工糖的食物,例如飲料(果汁也須注意),多半為空熱量低營養素的食物,除了會讓體重(尤其是體脂肪)節節上升,埋下日後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,且人工糖會輕易讓寶寶產生飽足感,影響正餐的進食量,進而減少富含營養素的天然食物攝取,造成營養素的缺乏,例如維生素C、B群、鐵、鋅……,這才是影響寶寶日後身體機能發展的最大因素。此外,寶寶吃下的糖量多寡也會影響日後的口味喜好,孩子日後可能討厭苦味的食物,而蔬菜的味道卻多半偏苦;因此人工糖製成的食物不可不慎(任何人工調味的食品皆是)。
本文摘自媽咪寶貝 8月號
採訪撰文/吳慧敏
諮詢/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志宇、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鈺珊
邱志宇
學歷:中國醫藥大學
經歷:臺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、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臨床研究員
現職: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
林鈺珊
學歷: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營養組
經歷: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
現職: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