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咪在照顧寶寶過程中,一定會遇到寶寶嘔吐的問題,只要孩子一吐,媽咪就很心急,發生嘔吐時,建議家長先判斷是屬於生理性或病態性嘔吐,假如是疾病造成,必須就醫診治,若是一般的吐奶、溢奶,可以從照顧技巧做些調整加以改善。
生理性嘔吐,隨年紀會自然改善
台安醫院小兒科黃宣蓉醫師表示,寶寶發生嘔吐,建議先與生理性嘔吐(包括:吐奶、溢奶)做區別,寶寶吐奶多因為肚子裡頭空氣太多造成腹脹,當食物進到胃,容積一增加,腹壓也會跟著增加而引起嘔吐。
溢奶則是因為嬰幼兒胃與食道相接處賁門的括約肌比較鬆,喝奶後容易溢奶,有時寶寶睡覺起來也會有溢奶現象;而肚子太脹使得壓力過大,也會引起胃食道逆流,進而出現溢奶。溢奶與吐奶在出生6個月以後會漸漸改善,只有少數需要吃藥幫助緩解。
寶寶容易溢奶,媽咪可以這麼做:
*少量多餐,寶寶胃容量小,但是營養仍需足夠,所以建議採少量多餐方式,例如從每四小時餵一次奶,縮短到每三小時一次,量的部分可以減少。但一天總量不變。
*喝完奶要讓寶寶立起呈30度角,以便讓食物能順利到達胃。
*餵奶後一定要拍背幫助打膈,使胃裡頭的空氣膈出來。
*寶寶很容易腹脹,建議適度按摩以幫助緩解,媽咪可以用點乳液或消脹氣膏(盡量避免用比較刺激的薄荷油),在肚臍周圍以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,記住要與喝奶時間間隔一小時。
腸胃道阻塞引起嘔吐,必須趕緊就醫
萬一是腸胃道阻塞引起嘔吐,一定要迅速就醫,嬰幼兒最常見腸胃道阻塞就是因為幽門肌肉肥大造成胃出口阻塞,寶寶只要一吃進食物就會逆流上來造成嘔吐,大約在出生一個月左右開始出現,嘔吐情形會越來越嚴重,其特徵是呈現噴射狀嘔吐。經確診後必須採開刀方式將肥大肌肉切開。
嬰幼兒腸扭轉則多半因為在胎兒時期腸子還未固定好,出生後引起腸扭轉而導致腸阻塞,寶寶會有腹痛、腹脹、無法排便、嘔吐甚至血便等症狀。
另外一種腸阻塞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腸套疊,多發生在出生6個月到1歲半的嬰幼兒。腸套疊是指某一段腸管凹陷入於其遠端的腸管中,是消化道阻塞鑑別診斷中很重要的一項,一旦發生腸套疊如果拖延太久就醫,很可能因為循環不好導致腸子壞死,而需要手術切除,嚴重甚至會造成腹膜炎、休克,因此,如果孩子出現哭鬧不安、週期性腹痛、嘔吐、血便,就要立刻就醫。
黃宣蓉醫師強調,腸阻塞、腸扭轉、腸套疊是因為先天腸結構不好所造成,是無法事先預防的疾病,一旦發生,必須就醫進行超音波或顯影劑檢查,一旦確定,必要時應接受手術治療,千萬不可拖延,以免腸子壞死而影響往後營養的吸收。
腸胃炎引起的嘔吐,要注意脫水問題
腸胃炎引起嘔吐是嬰幼兒相當常見的,主要因為胃黏膜感染而引起,任何時間、任何年紀的孩童都可能發生。腸胃炎不用藥也會自行恢復,但是嚴重的嘔吐難免會讓家長擔心緊張,所以必要時可給予止吐藥,同時要評估是否有脫水問題,包括黏膜太乾使得哭泣時沒有眼淚、心跳加快、精神變差等等,這時候必須打點滴補充電解質。
非腸胃道疾病的嘔吐
腦膜炎也會引起嘔吐,黃宣蓉醫師指出,腦膜炎是腦部受到病菌感染所致,會出現發燒、頭痛、昏睡、囟門突出等症狀,而且也可能因腦壓過高,導致神經性反射而發生嘔吐,治療時會給降腦壓藥物。此外,極少數腦腫瘤患者也會有嘔吐現象,必須藉影像學加以判斷。
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或是氣喘發生時,寶寶也可能咳到嘔吐,治療上可以給予止咳,並進行拍痰。
神經性、心因性因素嘔吐
有些脾氣大的孩子只要一哭就特別激烈,甚至因此導致神經性嘔吐;或是孩子被強迫吃飯、吃藥時,也可能引起嘔吐,這是屬於心因性嘔吐。家長面對這類狀況,最好在教導及溝通過程中應用一些技巧,因為幼兒表達能力不像大人,有時會用情緒做發洩,最好多一點耐心對待,不要跟孩子硬碰硬。
此外,暈車嘔吐則屬於神經性嘔吐,是因為內耳不平衡所致,如果孩子只要一搭車就容易暈、吐,事先可請醫師給予暈車藥。
寶寶嘔吐,媽咪該怎麼做?
黃宣蓉醫師表示,寶寶嘔吐時,可先把他抱起,讓臉朝一側,以避免嗆到,並稍為幫他拍背,同時也要先判斷是生理性或病態性嘔吐,若是生理性,家長先做處理後狀況會改善,若是病態性嘔吐,就要立即送醫,並且注意是否有脫水情形。
嘔吐後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,建議吃些白土司、稀飯、饅頭,先暫時將牛奶的量減半。如果對乳糖過敏,可改喝無乳糖奶粉。
如何從嘔吐物顏色、次數做初步分辨?
◎白色比較沒問題
寶寶嘔吐,媽咪也要看看嘔吐物的顏色,假如白色就比較沒問題,多半是喝進的牛奶或已成半凝乳的結塊。但是,如果是幽門肥大,嘔吐物也會呈白色,但是嘔吐頻率會很高,幾乎每餐都會吐,而且是噴射狀的吐,家長要仔細分辨。
◎綠色多因腸道阻塞引起
嘔吐物呈綠色,多半與腸道阻塞有關,代表其中含有膽汁,一定有問題,必須趕緊就醫。
◎紅色要注意腸胃道出血問題
剛出生寶寶可能在媽咪生產過程中吞到媽咪的血,所以一出生的嘔吐物可能呈現紅色,這是沒有大礙的,而且在醫院有醫護人員會處理;此外,餵母乳過程中也可能因為媽咪乳房磨破皮滲出血,讓寶寶吞入,使得嘔吐物帶有紅色,但是量非常少。
媽咪要特別注意的是食道出血、胃潰瘍或消化性潰瘍造成嘔吐物呈現紅色,此情形雖然不多,較常發生在早產兒用藥過程所造成,但還是要多加以觀察。
◎次數越頻繁越要小心
至於嘔吐的次數,病態性因素造成的嘔吐,包括:腸道阻塞、腸扭轉、腸套疊等,嘔吐次數很頻繁,可能餐餐都會吐,最主要因為食物下不去所導致。而氣味部分,比較無法有明顯的區分,多半會帶有酸味。
雖然嘔吐不是病,卻是很多疾病的徵兆,所以在照顧過程中,寶寶有嘔吐情形時,只要媽咪對嘔吐的成因和特徵有多一些了解,並仔細觀察分辨、掌握幾個照顧技巧,必要時趕緊就醫診治,就不需對嘔吐有太多恐懼和擔憂。
黃宣蓉
現職:台安醫院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
學歷: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
經歷:林口長庚醫院
奇美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
轉載自 Baby Life 2012.10.2
留言列表